足球,这项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球迷的目光。在众多足球赛事中,i联赛欧洲区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i联赛欧洲区的魅力,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一、i联赛欧洲区简介
1. 赛事背景
i联赛欧洲区,全称为国际足球联赛欧洲区,是由欧洲各国顶级足球俱乐部参加的一项综合性足球赛事。自2008年成立以来,i联赛欧洲区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足球赛事之一。
2. 参赛队伍
i联赛欧洲区共有32支队伍参赛,分为8个小组,每组4支队伍。小组赛结束后,前两名晋级淘汰赛阶段,直至决出最后的冠军。
二、i联赛欧洲区的魅力
1. 顶级球星云集
i联赛欧洲区汇聚了全球顶级球星,如梅西、C罗、内马尔等。这些球星在比赛中展现出的高超技艺,为球迷们带来了无数精彩瞬间。
2. 激烈竞争
i联赛欧洲区竞争激烈,每场比赛都充满了悬念。无论是小组赛还是淘汰赛,都有可能发生奇迹。这种紧张刺激的比赛氛围,让球迷们欲罢不能。
3. 丰富的赛事文化
i联赛欧洲区拥有丰富的赛事文化,如球迷狂欢、红蓝大战等。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让i联赛欧洲区成为全球足球文化的代表。
三、i联赛欧洲区背后的故事
1. 赛事起源
i联赛欧洲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为了提高欧洲足球的整体水平,欧洲各国足球俱乐部联合发起成立了i联赛欧洲区。
2. 赛事发展
自成立以来,i联赛欧洲区不断发展壮大。参赛队伍逐年增加,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今,i联赛欧洲区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足球赛事之一。
3. 赛事意义
i联赛欧洲区不仅为全球球迷带来了一场足球盛宴,还推动了欧洲足球的发展。通过i联赛欧洲区,各国足球俱乐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为世界足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i联赛欧洲区赛事数据
以下为i联赛欧洲区部分赛事数据:
赛季 | 参赛队伍 | 冠军 | 亚军 | 季军 |
---|
2008 | 16 | 巴塞罗那 | 曼联 | 切尔西 |
---|
2009 | 16 | 利物浦 | 皇家马德里 | 巴黎圣日耳曼 |
---|
2010 | 16 | 皇家马德里 | 巴塞罗那 | 曼联 |
---|
2011 | 16 | 巴塞罗那 | 曼联 | 皇家马德里 |
---|
2012 | 16 | 皇家马德里 | 巴塞罗那 | 曼联 |
---|
i联赛欧洲区,这座足球盛宴的殿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球迷的目光。在这片绿茵场上,球星们尽情挥洒汗水,为球迷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让我们共同期待,i联赛欧洲区在未来能够创造更多辉煌。
(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变动。)
欧洲足球的各大杯赛叫什么名字!
欧洲冠军联赛,简称欧冠
是欧洲足球协会联盟主办的年度足球比赛,代表欧洲俱乐部足球最高荣誉和水平,被认为是全世界最高素质,最具影响力以及最高水平的俱乐部赛事,亦是世界上奖金最高的足球赛事和体育赛事之一,估计每届赛事约有超过十亿电视观众通过人造卫星观看赛事。
欧冠前身是1955/1956赛季创建的欧洲俱乐部冠军杯(European Champion Clubs' Cup)。1992/1993赛季,欧足联对这项杯赛的赛制和名称正式进行了修改,赛事因此改称现在使用的“欧洲冠军联赛”(UEFA Champions League),而旧有的名称“欧洲俱乐部冠军杯”则被套用于现在的冠军奖杯上。算上欧洲冠军杯时代,皇家马德里一共10次夺冠,之后是7次夺冠的AC米兰,5次夺冠的拜仁慕尼黑和利物浦、巴塞罗那,以及4次夺冠的阿贾克斯。
欧足联欧洲联赛(UEFA Europa League),简称欧联
是由欧洲足联每年举行由欧洲俱乐部角逐的足球杯赛竞赛,重要性仅次于欧洲冠军联赛。俱乐部按国内联赛及杯赛的表现取得参赛资格。
其前身为欧洲联盟杯(UEFA Cup),随着赛制的改变,于2009年6月展开的2009/10年赛季改为今名。但必须注意的是,改制后仍继承自1971年以来的各种纪录,不可分开计算。
英格兰足总杯(The Football Association Challenge Cup),简称足总杯(FA Cup),是由英格兰足球协会命名并主办的一项男子淘汰制足球杯赛。英格兰足总杯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足球比赛,英格兰各级足球俱乐部进行一对一的淘汰赛,在足总杯的比赛中经常有低级别俱乐部淘汰高级别俱乐部的冷门出现。
联赛杯,全名英格兰联赛杯,标准地称呼应该叫作英格兰足球联盟杯,是英格兰所有92个俱乐部之间不分级别的比赛。这一杯赛由足球联盟成立于1962年,目的是为了让各个俱乐部在联赛之外,拥有一个以淘汰赛制为基础的比赛,以挑战英格兰足总掌管的足总杯赛,因为在当时足总杯在球迷心中的地位要远远高于联赛。
西班牙国王杯(西班牙语:CopadelRey),是西班牙一项每年举办的淘汰制足球赛事。全名为CopadeS.M.ElRey DonJuanCarlosI。赛事最早叫做CopadelAyuntamientodeMadrid,1905至1932年间称为CopadeS.M.ElReyAlfonsoXIII,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期间则称为CopadelPresidentedelaRepública或CopadeEspa?a,在佛朗哥执政期间又改称为CopadeS.E.ElGeneralísimo或CopadelGeneralísimo。赛事开办起因于皇家马德里前主席卡路斯柏度斯(CarlosPadrós)提议举办一项足球赛事以庆祝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登基,而于1902年举行首届比赛。
意大利杯(Coppa Italia)是由意大利足球总会主办的一项淘汰制足球比赛。该项赛事是意大利国内最高水平的足球杯赛。尤文图斯是历史上夺得冠军次数最多的球队,10次折桂。其次是罗马9次,第三是国际米兰7次夺冠。并列第四是佛罗伦萨和拉齐奥,夺得6次冠军,罗马是晋身决赛最多次数的球队,一共16次晋级决赛。
德国杯简称DFB-Pokal(Deutscher Fussball Bund Cup),起源于1934年。不但职业球队要参加,业余球队也可参与其中。决赛地点: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1984/85赛季至今都是固定在此地进行,之前地点并不固定)
法国杯,或者称作查尔斯·西芒杯,是一项法国足球协会所组织的开放给法国的职业及业余足球俱乐部的杯赛。
法国杯每年举行一次,穿插于该赛季的间隙里比赛。和其他国家的杯赛一样,法国杯也是爆冷的温床,曾有多支低级联赛的球队打进过决赛。以2009年为例,冠军就是来自二级联赛的甘冈。冷门迭起的原因不但是各球队的重视程度不同,而且赛制也为爆冷提供了条件。因为比赛单场淘汰,而且较低组别的球队将获得主场优势。
所有隶属于法国足协的球队都能参加法国杯。一些属于法国管辖的海外领地也会派球队参加,比如法国海外大区留尼汪。来自那里的球队曾在2008/2009赛季闯入了64强。
1927年,时任法国总统的加斯顿·杜梅格莅临决赛现场。这也开创了法国总统为亲临现场为法国杯冠军颁奖的传统。
2018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看点
2018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看点
世界杯预选赛,简称“世预赛”,是已经报名的国际足联会员国(地区)为了参加世界杯所进行的本大洲淘汰制比赛,将在欧洲区、南美区、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亚洲区、非洲区、大洋洲区6个大区进行。最终将有32支球队进入世界杯来争夺冠军。
2018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有13个晋级决赛圈的名额,加上东道主俄罗斯自动获得的一个资格,2018俄罗斯世界杯欧洲区一共有14个参赛名额。
欧洲的52个国家将被分进9个小组,其中7个小组由6支球队组成,而另外2个小组则由5支球队组成。
出线规则是9支小组头名球队将直接晋级世界杯决赛圈,8支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球队将进行附加赛,决出最后4个名额。
世预赛欧洲区小组赛的比赛将在2016年9月4日至2017年10月10日进行,附加赛首回合将在2017年11月9日至11日进行,次回合将于11月12日至14日进行。
欧洲抽签结果:(13个决赛圈名额)
A组:荷兰、法国、瑞典、保加利亚、白俄罗斯、卢森堡
B组:葡萄牙、瑞士、匈牙利、法罗群岛、拉脱维亚、安道尔
C组:德国、捷克、北爱尔兰、挪威、阿塞拜疆、圣马力诺
D组:威尔士、奥地利、塞尔维亚、爱尔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
E组:罗马尼亚、丹麦、波兰、黑山、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
F组:英格兰、斯洛伐克、苏格兰、斯洛文尼亚、立陶宛、马耳他
G组:西班牙、意大利、阿尔巴尼亚、以色列、马其顿、列支敦士登
H组:比利时、波黑、希腊、爱沙尼亚、塞浦路斯
I组:克罗地亚、冰岛、乌克兰、土耳其、芬兰
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将在2016年欧洲杯结束之后才开始进行,首轮预选赛是在2016年9月4日。
世预赛欧洲区分组解析:史上最惨烈欧洲区预赛
北京时间2016年7月26日凌晨,2018年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分组情况出炉,荷兰、法国以及瑞典所在的A组成为死亡之组,西班牙则与意大利在G组遭遇,其他传统强队当中,葡萄牙也难轻易拿到小组头名,只有世界杯冠军德国以及英格兰的晋级之路似乎较为平坦。
死亡之组?非A组莫属
说是死亡之组,这一组首先聚集了两大传统强队法国及荷兰,同时还有第三档球队当中实力较强的瑞典。之所以说这一组具有死亡的气息,关键原因不在法国,法兰西虽然国际足联排名下跌,但这更多是由于该队作为2016年欧洲杯的东道主,基本上只能靠友谊赛打发日子。该队的87一代仍然当打,90到94年龄段也有瓦拉内、孔多比亚、博格巴、格里兹曼等佼佼者,若论整体实力,本组头名最有力的竞争者非高卢雄鸡莫属。
相对而言,同为传统豪门的荷兰,倒是危险不小。2016年的法国欧洲杯,极有可能成为斯内德、范佩西、罗本这3大王牌的洲际比赛告别战,他们之后的橙军目前尚未发掘出真正能够挑大梁的球员,留给布林德及范巴斯滕的时间已经很少,看看该队在欧洲杯预选赛举步维艰的样子(小组第三),置身本小组,不但竞争小组头名难度不小,稍有不慎,恐怕连附加赛资格都捞不到。
当然,作为本组第三极的瑞典,也存在较大的变数,作为球队绝对灵魂,33岁的伊布真的会踢到下届世界杯预选赛么?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画个问号,而目前这支瑞典,一旦失去伊布,并无真正的扛鼎之人。其整体实力或许并不比保加利亚强太多,不过,一旦荷兰持续目前的衰败状态,瑞典或有与之竞争小组第二的可能性。
意大利葡萄牙去混附加赛?
作为2006年及2010年世界杯冠军得主,意大利及西班牙这两队似乎都已经过了巅峰期,虽然仍旧保持在强队之列,但已经没有霸主之风,不过,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这两队的实力和底蕴,本组的其他球队基本不可能撼动他们小组前两名的地位。鲜有五大联赛球员的阿尔巴尼亚?以马卡比为基本班底的以色列?都别想奢望晋级资格。西意两队将为头名展开角逐,从整体战斗力来看,西班牙优势较为明显,或许蓝衫军团将不得不去附加赛试试运气。
而在B组,C罗的葡萄牙遭遇瑞士,如果将C罗这位超星剔除,葡萄牙的整体实力真的不见得能在瑞士之上,而世界杯预选赛明年下半年才会开战,届时直奔33岁的克里斯蒂亚诺真的还能够保持如今的状态么?即便能,年纪渐增的他恐怕也难以在俱乐部及国家队两线都拿出百分之百的威力。幸好,本组其他球队实力不强,即便不敌瑞士,葡萄牙或许还有附加赛可以指望。
德英上签头名无悬念?
相比较而言,德国及英格兰应该不会遭遇太大的困难,尤其是卫冕冠军德国,该队这组的最强对手是切赫领衔的捷克以及以英超球员为主的北爱尔兰,这两支球队目前都在欧洲杯预选赛各自小组中位居次席,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要想掀翻强大的德意志战车,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德军将充分展现出碾压风范,轻松拿到小组第一。
至于英格兰,乍一看,该队同组的有第二档排名最高的斯洛伐克、第三档排名第二高的苏格兰以及第四档排名第二高的斯洛文尼亚,不过,除英国内战能够格外吸引眼球之外,无论是哈姆西克的斯洛伐克、汉达诺维奇的斯洛文尼亚还是缺少真正大牌球员的苏格兰,或许能够在某一场比赛中给英格兰造成一定的麻烦,但想在主客场双循环的赛制中压倒英格兰,难度不言而喻。
其他小组:实力均衡 E组或火星四溅
其他4个小组(D组、E组、H组以及I组)没有传统强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小组就不值得关注。D组的威尔士及奥地利目前都在欧洲杯预选赛占据小组头名,塞尔维亚也不容小觑;E组的罗马尼亚及波兰同样是欧预赛小组第一,后者甚至还压德国一头,同组的丹麦及黑山也具备一定实力,这组的竞争或异常激烈,堪称平民版的死亡之组;H组的比利时应该能够相对轻松地拿到头名;而I组克罗地亚也高人一头,其他球队恐怕只能竞争小组第二。
冷咖啡离开了杯垫,写在欧洲超级联赛退潮后
文|陈珺(资深足球从业者)
“冷咖啡离开了杯垫,我忍住的情绪在很后面。”
经过72小时的生死时速,这场由12家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领衔主演、欧足联主演、摩根大通出品的《爆肝欧罗巴之巅》,随着多名领衔主演的相继退出,剧组拍摄陷入停滞状态。
和上一篇专栏《你的冰美式做好了,写在欧洲超级联赛真正来临前》观点一致,这场有可能改变世界足球秩序的“核战”,表面是资本逐利,但本质却是美式观念对欧洲传统足球文化的挑战——改变游戏规则的前提是让参与者接受自己的观念,但长时间的等待让soccer(美国资本)失去了耐心,于是选择强行植入,试图将football(欧洲资本)的过去连根拔起。
这是一次不折不扣、无知者无畏的“美式入侵”尝试(“American Takeover”)。潮起潮落,周而复始,它还会再来。
这篇专栏会和上一篇一样,挑选不同角度去看问题,对此事件进行理性复盘,并对足球运动的未来展开思考。
未完待续,It’s NOT over. It NEVER was.
事到如今,这场革命没有输赢,即便有,那也只是暂时的。长期下去的是漫长的妥协,和一地扫不净的鸡毛。
未来“妥协”是主旋律,“博弈”只是插曲
经历这次历史拐点后,欧洲足球像是打了左转灯后的直行,但前方还会有无数个拐点在路口等着,今后仍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而这条路上的主旋律其实是“妥协“,而非外界认为的“博弈”。博弈多为台面下的较量,而此事事态最严重的几天,欧足联和这几家俱乐部都是通过媒体来进行相互喊话,这代表双方连基本的沟通和交流都放弃了——进一步说明博弈阶段已过,没谈到一块儿,才演变成公开撕逼。阿涅利接受欧洲媒体采访时甚至不愿正面回应为什么不接欧足联主席塞弗林的电话,只是草草一句:“这是私事。”
所以,若认为目前这项赛事的暂缓是基于欧足联和这几家俱乐部的博弈结果那就错了,因为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这几家俱乐部的老板向其球队、球迷、社区、足球传统和文化做出的“让步”和“妥协”。因为故事的最后,你不能没有球迷买单,这才是欧超联赛目前被搁置的主要原因。说到底,是足球的社会属性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从而保住了自己的根,至少现在看是这样的。
那么,欧足联有去妥协吗?也有,但收效甚微。前几天开会通过的2024年起欧冠联赛新玩法,史无前例地承诺了2个靠算历史积分(coefficient)来决定参赛球队的欧冠名额,这就是变相给大俱乐部送人头——无论今年排第几,决定你下赛季参加欧冠的可以不再只是你当下的成绩排名,而是过去的历史辉煌,举个例子,按照目前的英超积分榜,排第5的西汉姆联队下赛季是去踢欧联杯,而排在他身后第6的热刺,却可以靠这个算分名额保送踢欧冠。
这就是欧足联明面上能做出的妥协,但很显然,还不够,远远没达到让这12家俱乐部直呼“真香”的水平,否则也不会有欧超这一出。多说一句,这2个靠算历史积分来决定参赛球队的欧冠名额,也定会引起中小俱乐部的不满,甚至抗议。
资本是空壳龙虾,肉是忽悠出来的
部分俱乐部参赛是为了不掉队
“概念”也好,“赛事”也罢,在资本捕诱前,不排除一种可能——部分俱乐部的入局是出于盲从跟风的心理,单纯为了确保自己“不掉队”。俱乐部间本就是竞争关系,强队间更是如此,别人都领到了丰厚报酬,而自己没有,那就存在被进一步拉开差距的风险。同理可推,在大家相继退出的阶段,也是先有1-2家俱乐部在听到铺天盖地的骂声后想明白,于是宣布退出,其他几家看着一起入局的小伙伴相继退出,且本着谁先退谁就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和原谅的心理,于是便开始“反向跟风操作”——逐一退群。
题外话,欧超联赛刚成立那几天,欧足联对这12家俱乐部各种官方声讨夹带禁赛威胁,一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样子。那么,在这些球队选择退出欧超联赛后,欧足联对他们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必须严惩!”——众多中小俱乐部异口同声说。
实际上呢?在曼城退出欧超联赛后,欧足联主席塞弗林第一时间的发言——“我很高兴,欢迎曼城回归欧洲足球大家庭!曼城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曼城俱乐部是足球运动的宝贵财富!我期望与他们共建美好未来!”(delighted to welcome City back. They have shown great intelligence. City are a real asset for the game and I am delighted to be working with them for a better future)这就好比一个逃了两天课的学生再次回到课堂,老师不但不批评他,反而起立代表全班鼓掌欢迎他回来。这就是前文为什么强调这条漫漫长路上,各方的“妥协”是主旋律,而“博弈”充其量就是段插曲罢了。
这种能决定俱乐部经济命脉的大事,俱乐部是不会去和球员、球队商量的,所以没和克洛普说也是肯定的。但是,亨利坚称此事从来没告诉过自己的CEO霍根,这个就很值得玩味了。首先,此类决定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真的大到连CEO这种级别的高层都没资格介入或是知道一点皮毛吗?其次,在2012年来利物浦前,霍根在亨利的芬威体育做了整整16年的执行副总裁,真的连自己人都不打一声招呼?一开始自然是持怀疑态度,认为亨利是护犊心切,专门为霍根洗地,怕此事让自家CEO以后都不好出门谈生意了。后来,亚平宁半岛那边传来一条更惊人的消息:AC米兰技术总监、球队传奇马尔蒂尼居然也说自己对俱乐部加入欧超联赛一概不知,这时候才意识到,此事恐怕就是停留在金字塔塔尖的消息,CEO、技术总监这类要职人员也都需要回避。
仔细分析,就是这两家球队的美国老板认为,这类大事我不需要去和任何人商量,球队是我的商品,我为球队谋利无可厚非,一场生意罢了。这就是纯美式思维,美式体育观念淋漓尽致的体现——他们可能不是故意不让人知道,而是单纯觉得这类事情就该自己做主。这是封闭式的体育联盟给人带来的固有思维,NBA球员被频繁交易大多都没得选,看似无奈,但运动员从高中毕业后就会被不断科普灌输:这是一场生意(It’s a business)。提前给年轻运动员“打预防针”、灌输体育生意经,因为将来很多事情都是运动员做不了主的。足球也是生意,毫无疑问,但它的社会属性能在关键时刻成为主导,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
未来必须有新爱好者入局
欧超联赛发酵至今,除了分析事件本身和它本后的资本运作,还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尤其是它能带给足球从业人员怎样的思考?能看到的一点是:足球这项运动在Z世代经济下已逐渐沦为夕阳产业,想要振作必须要有新粉丝、新观众、新爱好者入局。而这里的新爱好者就是Z世代,他们才是这个快消时代下的主流消费群体,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消费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项产业未来20-30年内的市场表现。
皇马主席佛罗伦蒂诺在接受欧洲媒体采访时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爱看足球了”。这点没错,甚至说太对了,这就是整个足球行业的从业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Z世代追捧的不再是体育运动精神,而是泛娱乐文化(游戏、影音、直播、二次元等),在短视频平台上做做菜、跳跳舞,跟着土味音乐,尽情社会摇摆,这转手便是百万流量和变现。泛娱乐不是拍人文电影,它创作成本可控,内容肤浅易懂,符合Z世代“快消主义”+“享乐主义”的精神内核,让人在短短几分钟内便可接收一种愉悦的麻痹快感,而足球内容在Z世代下根本就不是泛娱乐的对手。所以佛罗伦蒂诺专门提到:“如果现在年轻人觉得足球比赛时间太长了,我们可以考虑缩短比赛时间。”这句话听上去是疯狂的,但并非不着边际。
那么,当我们谈论足球时,我们又能做点什么?首先,在保证世界足球秩序的情况下,足球赛事的转播必须做出转型,不仅是从电视到平板(这个已经完成),还要尝试把内容直接搬到有大量Z世代玩家栖息的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行赛事直播和内容的二次创作(参考TikTok&欧足联、快手&CBA的合作),以达到“捕获“新粉丝、新观众的目的。兼顾横、竖屏同时发展,在意自身版权价值的同时也要注重流量的聚集和变现——足球需要“出圈”。
虽然“人生中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但足球发展到今天已不能再炒冷饭,不能再去期待球迷常年陪伴直至慢慢变老,不能再去奢望传统印象中父辈带着小辈看球长大。身边更多的朋友也都是在说“哎,好久没看球了”,鲜有听到“我是新球迷,刚开始看足球”。 Z世代有太多诱惑,足球的魅力虽在体育圈内独一档,但在泛娱乐文化霸屏的今天,它难敌热舞的女孩。
尤文主席阿涅利也看到了这点(难怪他和老佛爷是对欧超执念最深的人),前几天他告诉意大利报社Repubblica:“现在四成15至24岁的年轻人(也就是Z世代)对足球完全没有兴趣,成立欧超联赛也是为了让他们中的一部分停下手中的《使命召唤》或《堡垒之夜》,来看看球。”(We need a competition capable of opposing what they reproduce on digital platforms with Call of Duty or Fortnite)。他的危机意识是正确的,体育产业和从业者需要适时放下身段,选择去拥抱Z世代,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可一世的态度绝非其中之一。说到底,它终归是一项人民的运动。高高在上去鄙视Z世代产物是站不住脚的,市场表现才是证明你价值的关键所在。
该说的都说差不多了,欧超联赛本身而言,续集肯定会有,而届时不得不做出妥协的有可能不再是俱乐部老板,而是球迷。你的“冰美式”做好了,现在不喝不代表一直不喝,因为冰咖啡就不存在“凉了”这么一说。
延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