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校超联赛,一场青春的盛宴,一场激情的碰撞。在这里,年轻的心灵在拼搏中绽放,汗水在阳光下闪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活力的赛场,感受省校超联赛的魅力。
一、省校超联赛的起源与发展
省校超联赛,全称为“省级学校超级联赛”,是我国中学生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最高级别赛事。自2002年创办以来,省校超联赛已经走过了16个春秋,成为了我国校园体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起源
省校超联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校园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各地学校纷纷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为了进一步推动校园体育的发展,提高中学生的竞技水平,有关部门决定举办全国性的中学生体育赛事。
(二)发展
2002年,首届省校超联赛在武汉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学生队伍参赛。此后,省校超联赛逐年升级,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增强。如今,省校超联赛已成为我国中学生体育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赛事之一。
二、省校超联赛的赛事特点
(一)竞技水平高
省校超联赛的参赛队伍均为各省市的顶尖中学生队伍,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了高水平的竞技实力。这不仅体现了我国校园体育的蓬勃发展,也展示了我国中学生的运动才华。
(二)比赛激烈
由于参赛队伍实力接近,省校超联赛的比赛异常激烈。在比赛中,队员们全力以赴,争分夺秒,为胜利而战。这种激烈的竞争氛围,使得省校超联赛成为了青春的战场。
(三)关注度高
省校超联赛作为我国中学生体育的最高级别赛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家长、教师和球迷纷纷为心爱的队伍加油助威,使得赛场气氛热烈,充满了正能量。
三、省校超联赛的意义
(一)推动校园体育发展
省校超联赛的举办,有助于推动我国校园体育的发展。通过举办高水平赛事,激发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二)发现和培养人才
省校超联赛为优秀中学生运动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许多运动员通过参加省校超联赛,被专业体育队伍发现,进而走上了职业运动员的道路。
(三)传承体育精神
省校超联赛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传承体育精神的过程。在比赛中,队员们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为观众们树立了榜样。
四、省校超联赛的未来展望
随着我国校园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省校超联赛的未来前景广阔。以下是几点展望:
(一)赛事规模扩大
未来,省校超联赛的参赛队伍将更加丰富,赛事规模将不断扩大,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二)比赛水平提高
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参赛队伍的竞技水平将不断突破,比赛将更加精彩。
(三)赛事品牌化
省校超联赛将逐步走向品牌化,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校园体育赛事。
省校超联赛,一场青春的盛宴,一场激情的碰撞。在这里,年轻的心灵在拼搏中绽放,汗水在阳光下闪耀。让我们共同期待,省校超联赛在未来的发展中,为我国校园体育事业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表格:
赛事项目 | 参赛队伍数量 | 参赛省份 | 赛事规模 | 比赛形式 |
---|
足球 | 100 | 20 | 5000人 | 单循环赛 |
---|
篮球 | 80 | 15 | 3000人 | 单循环赛 |
---|
排球 | 60 | 10 | 2000人 | 单循环赛 |
---|
关于cuba与大超联赛
1. CUBA的参赛范围广泛,基层预选赛阶段,所有报名参加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高校球队都有资格参与。每届比赛大约有六七百支球队参与,比赛在全国三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同时展开,各省、市、自治区的男女冠军球队将获得参加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分区赛的资格。
2. CUBA男子组历年冠亚军如下:
- 1999年:冠军-电子科技大学;亚军-湖南财经学院
- 2000年:冠军-华侨大学;亚军-浙江大学
- 2001年:冠军-东北师范大学;亚军-浙江大学
- 2002年:冠军-山东科技大学;亚军-华侨大学
- 2003年:冠军-华侨大学;亚军-电子科技大学
- 2004年:冠军-华中科技大学;亚军-西安交通大学
- 2005年:冠军-华侨大学;亚军-武汉理工大学
- 2006年:冠军-华侨大学;亚军-武汉理工大学
- 2007年:冠军-华侨大学;亚军-山东科技大学
- 2008年:冠军-华侨大学;亚军-太原理工大学
3. CUBA女子组历届冠亚军如下:
- 1999年:冠军-天津财经学院;亚军-河南大学
- 2000年:冠军-中国矿业大学;亚军-河南大学
- 2001年:冠军-天津财经学院;亚军-南京大学
- 2002年:冠军-天津财经学院;亚军-中国矿业大学
- 2003年:冠军-天津财经学院;亚军-青海师范大学
- 2004年:冠军-天津财经学院;亚军-太原理工大学
- 2005年:冠军-天津财经学院;亚军-华中科技大学
- 2006年:冠军-天津财经学院;亚军-华中科技大学
- 2007年:冠军-天津财经大学;亚军-青海师范大学
- 2008年:冠军-天津财经大学;亚军-华中科技大学
4. CUBA的运作是基于长期战略规划的,而非短期商业行为。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是中国体育历史上首次面向高校和社会的大学生专项运动联赛。该联赛以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为宗旨,借鉴了NCAA等国外青少年篮球运动的组织运作经验,并结合了中国篮球发展现状和高校体育特色。CUBA计划通过三个五年计划,从形成合理的赛制到建立人才培养体制,最终成为中国篮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从事篮球相关工作的人员和球迷,构建一个涵盖小学、中学、大学到职业队的“金字塔”型篮球人才培养体系。
5.近几年,从CUBA走出不少球员进入CBA,例如:
-韩德君(武汉理工—辽宁盼盼)
-刘久龙(武汉理工—陕西东盛)
-王晶(武汉理工—东莞新世纪)
-魏明亮(太原理工—山西中宇)
-殷志勇(华中科大—云南红河)
-赵南(清华—陕西东盛)
-刘子秋(清华—云南红河)
6. CCTV-5是CUBA的战略合作伙伴,确实一直提供稳定的直播场次,每年直播超过30场比赛。奥运会之后,据说直播场次还会增加。
求广东省可参加数学全国联赛名单
根据中国数学会全国数学普及工作会议以及《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组委会文件》(2010高数联赛(闽)02号)的精神,我省为了搞好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的工作,我会决定举办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广东省赛区预赛,通过预赛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现将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预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广东省赛区预赛时间:2010年9月4日(星期六),北京时间:10:00-11:20。二.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广东省赛区预赛试卷命题范围同全国联赛第一试,由本会组织命题制。根据现行“高中数学竞赛大纲”的要求,“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新教材必修课内容)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试卷包括8道填空题(每题8分)和3道解答题(分别为16分、20分、20分),全卷满分120分。
三、参赛对象:在校高中学生,坚持自愿原则。各地要严格控制参赛人数。
四、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广东省赛区预赛试卷由本会分发。
五、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广东省赛区预赛考场设置:
原则上每一地级市只设一个考场,全省共21个考场。请各市认真做好试卷保密工作,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预赛试卷由各市统一评卷,并于2010年9月13日前上报成绩。2010年9月20日公布进入全国联赛名单。
六、授奖方式:获奖人数比例以各市为单位,为参加选拔赛人数的5%颁发省高中数学竞赛证书。
七、报名及相关要求:
报名费用:25元/人。
请于2010年5月31日前将“预赛参赛报名表”(见附件)报省数学会竞赛工作委员会,联系人:黄丽璇,电话:020-83339091。上报办法:
信函:广州市广卫路14号广东省数学会竞赛工作委员会黄丽璇老师,邮编:510035;
传真:020-83339090;
电子邮件:gdzshxy@126.com。
省级竞赛一等奖是否都具有保送资格
获得保送资格的是后面那个小名单里的人才有
我小孩所在高中也是一样的
比如:数学物理化学一等奖有二十多个可具有保养资格的才一个或二个或三个。
保送生的申请需要高中学校盖章的具体情况你们班主任非常清楚
你可以请教班主任
喜报:我校学生在2011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1-9-28
2011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江苏赛区)决赛于2011年9月24日在南京落下帷幕,我校学生在物理教研组尤其是主教练李灯贵、虞俊两位老师的带领下,精心准备、周密计划、锐意进取、不畏强手,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共取得二十二个省级一等奖(其中三人获保送资格),获奖人数、获奖比例均名列常州大市第一,在省内也位列前茅。向他们表示祝贺,向一直支持学科竞赛工作的各班主任、各科任老师及学生家长表示衷心感谢。希望获奖学生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书写更辉煌绚烂的人生篇章!
附一等奖获奖名单:
班级姓名获奖等级
高三(8)班宋亦轩一等奖(获保送资格)
高三(10)班王元开一等奖(获保送资格)
高三(13)班韩希之一等奖(获保送资格)
高三(9)班储安琪一等奖
高三(9)班王苡人一等奖
高三(9)班王星宇一等奖
高三(9)班钱锴一一等奖
高三(9)班夏屿一等奖
高三(10)班刘畅一等奖
高三(10)班桑浩楠一等奖
高三(10)班杨颢一等奖
高三(11)班丁骁一等奖
高三(11)班杜蒙一等奖
高三(11)班季浩然一等奖
高三(11)班时雨一等奖
高三(11)班万凌宵一等奖
高三(12)班王骞一等奖
高三(12)班蒋文啸一等奖
高三(13)班张临风一等奖
高二(12)班刘泽斌一等奖
高二(12)班杨舸一等奖
高二(12)班李嘉豪一等奖
全国赛勇夺2金,3人入选国家集训队
——全国信息学竞赛我校再传佳音
第28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CCF NOI2011),于8月7日至11日在美丽的吉林大学举行,我校选手表现出色,2人获得金牌,3人入选国家集训队,7人被国内知名大学现场录取。下届比赛将在我校举行。
这是本项赛事第一次来到广袤的东北大地,今年的赛事进行了改革,先后进行两次比赛,以两次的综合成绩确定最终排名,从而最大程度地为选手们营造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和港澳地区的117位指导教师及339名学生参加本次竞赛。
在为期一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我校曹文老师带领的江苏省队与其他各省队员们进行了友好的交流,进一步扩大了我省在该项赛事中的影响力。占据江苏省队半壁江山的我校11位选手更是在与全国300多名程序设计高手的较量中脱颖而出,他们在赛场上奋勇拼搏,团结协作,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比赛水平,共斩获了2金1银8铜。其中,高三(12)班的夷安、高三(9)班的王轩荣获金牌、高三(13)班的韩希之荣获银牌,他们3人同时进入了国家集训队,保持了我校连续四年有选手进入国家集训队的记录。以我校选手为主力(占60%)的江苏省代表队也表现出色,他们团结协作、披荆斩棘,从全国30多支代表队中胜出,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三的好成绩。我校有7位选手由于优异的赛场表现提前被国内著名大学现场录取,参赛的其余4名同学也都获得了教育部授予的保送资格。提前录取的学生分别是:
夷安高三(12)班清华大学
王轩高三(9)班清华大学
韩希之高三(13)班北京大学
陈中天高三(8)班中国人民大学
鄢俊乐高三(11)班上海交通大学
刘爽高三(7)班上海交通大学
华逸青(女)高三(8)班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