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拥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在日本,J联赛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足球联赛,吸引了无数球迷的关注。J联赛的门票收入究竟如何?本文将为您揭秘J联赛门票收入背后的秘密与挑战。
一、J联赛门票收入概况
表格1:J联赛近年门票收入情况
年份 | 门票收入(亿日元) |
---|
2016 | 432.8 |
---|
2017 | 446.4 |
---|
2018 | 458.5 |
---|
2019 | 468.8 |
---|
2020 | 412.5 |
---|
2021 | 438.0 |
---|
2022 | 440.0 |
---|
从表格1可以看出,J联赛的门票收入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尽管2020年因疫情原因出现下滑,但2021年和2022年已恢复至较高水平。
二、J联赛门票收入构成
J联赛的门票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主场比赛门票:这是J联赛门票收入的主要来源。球迷购买主场比赛门票,为俱乐部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2. 客场比赛门票:客场球迷购买客场比赛门票,同样为俱乐部带来收入。
3. VIP包厢门票:VIP包厢门票面向高端球迷,票价较高,为俱乐部带来额外收入。
4. 学生票、老年票等优惠票:为吸引更多年轻球迷和老年球迷,J联赛推出了一系列优惠票,降低了球迷的观赛门槛。
三、J联赛门票收入背后的秘密
1. 市场竞争激烈:J联赛的竞争对手包括日本职业足球乙级联赛、日本职业足球丙级联赛等。为了吸引球迷,J联赛在门票价格、优惠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2. 品牌影响力:J联赛拥有众多知名俱乐部,如大阪钢巴、横滨水手、浦和红钻等。这些俱乐部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大量球迷。
3. 赛事质量:J联赛注重赛事质量,不断优化比赛规则、提升比赛观赏性,吸引了更多球迷关注。
4. 合作共赢:J联赛与各大企业、媒体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广足球运动,为俱乐部带来更多收入。
四、J联赛门票收入面临的挑战
1. 球市饱和:随着球迷数量的增加,球市逐渐饱和。如何吸引更多年轻球迷、女性球迷等潜在观众,成为J联赛面临的一大挑战。
2. 票价过高:部分俱乐部票价过高,导致部分球迷望而却步。如何平衡票价与收入,成为J联赛需要解决的问题。
3. 疫情冲击:新冠疫情对J联赛的门票收入造成了较大冲击。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成为J联赛需要思考的问题。
4.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内足球市场的不断发展,J联赛面临着来自其他联赛的竞争。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成为J联赛需要关注的问题。
J联赛的门票收入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J联赛需要在市场竞争、票价策略、赛事质量等方面进行不断优化。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J联赛的门票收入将实现持续增长,为日本足球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日本各联赛收入
日本职业体育联赛的收入情况可以分几个主要联赛来看,整体上棒球和足球是收入大头。
先说最赚钱的日本职业棒球联赛(NPB),2023赛季总收入约5500亿日元(约合35亿美元),其中门票收入占40%左右,商业赞助30%,转播权20%,周边商品10%。中央联盟的球队普遍比太平洋联盟收入高,读卖巨人队年收入能到600亿日元。
J联赛(日本职业足球联赛)2023年总收入约1800亿日元。J1联赛球队平均收入约50亿日元,横滨水手、川崎前锋这些强队能到70-80亿。收入结构是赞助商40%,门票30%,转播20%,其他10%。值得注意的是J联赛俱乐部普遍亏损,只有少数能盈利。
B联赛(篮球)发展较快,2023年总收入约300亿日元,平均每队收入10亿左右。收入主要靠企业赞助,但关注度逐年提升。排球V联赛收入约200亿日元,相比棒球足球差距较大。
日本体育联赛收入有几个特点:企业赞助占比高,很多球队直接由大企业运营;门票收入稳定,棒球上座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转播权收入增长快,近年网络平台加入竞标;周边商品开发成熟,尤其是棒球和足球的衍生品。
J联赛的趋势和发展
【日本足球】J联赛的发展运作
收入——规范化的盈利方式
J联赛各俱乐部的收入包括如下几种:电视转播权、球票、球衣广告、球员买卖和相关足球产品开发等。
“关于电视转播权,J联盟是用两种方法经营的。首先由联盟统一出售,然后再由各俱乐部自己向地方电视台出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 J联盟将转播权统一卖给NHK等几家大电视台,每轮联赛由他们首先挑选几场比赛转播,没被挑上的比赛则再由相关俱乐部第二次出卖。
2005年J1联赛的转播权前年卖到70亿日元(约合5000万美元),这些钱有20%归J联盟统一使用,其余都会分给各俱乐部,这部分收入会占各俱乐部总收入的10%左右。同时分配比较注重公平原则,虽然J1只有16支球队,但分配会按照16+2的原则进行。因为当年晋级的2支和降级的2支球队都要照顾到。
此外,据J联盟主席铃木昌表示,在J联盟中有“大鱼养小鱼”的说法——经营状况良好的大俱乐部,都要出一定的钱补贴小俱乐部。这样做是为了推动J联盟的整体发展,从长远上看也是对大俱乐部有利的。
在J联盟官方网站公布的2003年度财务报表中,每个J1俱乐部的年收入大约为2600万美元,这些收入包括:广告、赞助费、球员转会费收入、门票等1270万,转播权等300万,准入费630万,其他400万。其中,由于J1联赛整体运营情况良好,上座率能达到80%,所以每家俱乐部的年平均门票收入可以达到650万左右,可以达到第一项收入的50%左右。
作者:南葛之翼 2006-3-23 21:33回复此发言
--------------------------------------------------------------------------------
2回复:【日本足球】J联赛的发展运作
支出——量入为出
横滨水手队是由全日空和日产公司创建、磐田喜悦队的东家是雅马哈集团、大阪钢巴队的老板是松下电器公司总裁……J联赛的大多数球队,背后都有经济实力雄厚的财团做后台,这些大财团也成了J联赛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J联赛开始以来,各个俱乐部的经营发展都比较有连贯性和持续性,没有单单因为资金问题而退出足坛的。
不过,虽然日本经济发达,J联赛各俱乐部的后台也往往都有一些大财团支撑,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在足球上一掷千金。相反地,各俱乐部在经营上“量入为出”的原则相当明确,在他们看来,金钱只是足球的润滑剂而已,对于一家俱乐部的发展来说,金钱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哪家俱乐部想靠财大气粗来破坏“游戏”规则,那他们不但会受到J联盟的制裁,也会遭到其他俱乐部的集体抵制。
“如果有一家俱乐部肯为一名球员出大价钱,是有把握从他身上得到更超值的回报,而不是因为和别的俱乐部互相‘竞价’。”
在J联盟的2003年度财务报表中,各家俱乐部的平均年收入是2600万美元,而平均支出则为2580万美元,总体是收支平衡,略有盈余。虽然也有支出的最大额(3719万)和最小额(1370万),但范围都在收入最大额(3743万)和最小额(1397万)之间。“总体上看,J联盟现在还没有赚钱,但由于总体经营规范和运作情况都不错,我相信再过几年,就会有一个明显的改观了。”对于J联赛的前景,J联盟主席铃木昌颇为乐观。
J联赛的各俱乐部大都是由大企业支撑,而J联赛从建立开始起,就比较注重企业、市场和联盟之间的关系。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三方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没有哪一方会轻易有不规范的行为举动,大家都得为对方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作者:南葛之翼 2006-3-23 21:41回复此发言
--------------------------------------------------------------------------------
3回复:【日本足球】J联赛的发展运作
发展——联赛与国家队
毋庸讳言,日本足球的发展也依附于其发达的国家经济。而反过来,日本足球又依靠联赛的健康发展和良好运作实现了自给自足。日本高薪聘请外籍名帅,国家队一年要打十几场甚至几十场高水平热身赛,这些巨大开销所需要的资金,已经不再是沉重负担。
“有发达的经济作为基础,再经过十几年统一规范的整体运作,现在J联赛已经相当于一个很兴盛的经济实体了。目前日本有100万各种注册球员,而每人每年的注册费是100美元,这样日本足协光这项收入,每年就有一亿美元,足够各项支出了。”朱晓东介绍说,“如果在中国一年也要100美元注册费,我想能交这笔费用的人不会那么多,这就是经济发达与否的结果吧。”
在日本,由足协负责的国家队,人气比任何一支J联盟的俱乐部球队都高;而由足协组织的天皇杯赛,也要求每个J联盟俱乐部必须参加。人气就是钱,从表面上看,J联盟似乎和足协是有一定利益冲突的,例如打国家队比赛要从俱乐部抽人、国家队分流联赛的球迷等等。但我们对此有一个长远的看法,其实只有国家队的战绩好了,日本的联赛、日本的球员才会更加受到世界关注,这反过来也能促进联赛的发展。
正是由于国家队战绩好,所以现在日本已经从当初的“大手笔”引进外国球星,变成了“大规模”输出本土球员。中村俊辅、小野伸二等人纷纷以自己的实力在欧洲俱乐部站稳脚跟,日本已经改变了当初由本国大企业出赞助费送球员出国踢球的状况,相关俱乐部也因输出球员而获得不少收益。
正因为如此,在日本没有俱乐部拒绝放球员参加国家队比赛的事情发生,也不会有俱乐部和足协之间的冲突。
k联赛营收
K联赛2025年的营收情况整体还不错,预计全年总收入能突破5000亿韩元(约合27亿人民币)。主要收入来源还是转播权、赞助商和门票,这几年电竞和周边产品也贡献了不少增长。
具体来看,转播权这块是最大头,尤其是海外转播权卖得越来越好,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新增了不少观众。赞助商方面,除了传统的汽车、电子品牌,最近还吸引了一些加密货币和元宇宙相关企业入场。门票收入比疫情前恢复得差不多了,关键场次基本都能坐满。
比较有意思的是,K联赛这两年搞的虚拟偶像应援和NFT球员卡确实赚到钱了,虽然一开始被吐槽花里胡哨,但现在看来年轻人挺买账的。不过和J联赛比还是有差距,主要是商业开发这块还需要再突破。